9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——秋分。秋分节气自然界的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景物萧条,空气干燥。
燥是秋季的主气,而我国自古就有“燥令伤肺”之说,也就是这个时节的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。因此,秋季
养生首先得养肺。

1.不要过早多穿衣
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,及时增减衣服,预防外感风寒。不要过早地“多穿衣”,注意耐寒锻炼,这就是
人们常说的“秋冻”。
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,做些有氧运动,如登山、步行、打太极拳、骑自行车、跳舞等。
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、感冒、流鼻涕、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效果,因此平时可以冷水洗脸、洗脚、浴鼻等,身体
健壮的人还可以洗冷水浴等。
2.早睡早起
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是秋季养生的一大原则。早睡是顺应阳气的收敛,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。因昼夜温差较
大,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加衣服。睡觉要护住胸背,因为五脏的俞穴都汇合在背上,如果邪风侵入,容易中风寒。
3.多喝粥
山药粥
山药100克、切成块,大米100克。大米如常法煮粥,米熟时加入山药,一起煮至熟烂时停火。
经常食用可以健脾止泻、补肾固精、聪耳明目、延年益寿。适合脾虚、肾虚、平素体弱者食用。
常笑宣肺
宜:中医有“常笑宣肺”一说。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、胸腔、腹部、内脏、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。因为
肺是呼吸器官,而情绪的变化表现最显现的地方就是呼吸,呼吸急促、不平稳。因此,要尽量心情舒畅,切忌悲忧伤
感,以避肃杀之气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
【特别要注意的是】“养阴润肺”并不是人人都适合。
尽管常说‘养阴润肺’有益于秋季养生,但这并不是对于任何人都合适。
比如,有些慢阻肺的发生除了部分与肺燥有关外,大多数还与脾虚湿盛、肾不纳气有着密切的关系,这种类型的病人
从体质以及症状特点来看,往往是中医说的阴偏盛或阳气不足,而不是燥盛阴虚,所以不适合于“养阴润肺”。